山东省蒙阴第一中学 赵盛唐
崮文化网 看到题目,很多人便会知道我要写谁。没错,此人便是“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苏东坡。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苏轼是个本性难改的乐观主义者,是一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天下百姓的好朋友,是顽固的政治家,是伟大的书画家,是酿酒、制墨的实验者,是嗜酒者,是诗人,是学者,是散文家,是美食家,是工程师,是皇帝的私人秘书,是幼帝的老师……
一举成名天下知
苏轼年少有为,22岁参加科举考试,一举成名天下知。苏轼在那年考试中名列第二,但有一个误会,那年皇帝任命欧阳修为主考官,欧阳修读完他的文章后,对此文章的内容与风格十分赞赏,认为是他学生的文章,为了避免招人批评,他把本来列为卷首的文章列为二卷。苏轼入仕后,一步一个脚印,逐渐被朝廷重用。仁宗选了苏轼和苏辙后,对皇后说:“我今天为儿孙选了两位宰相。”神宗吃饭时,常常一手拿着筷子,一手拿着苏轼的文章,边看边点头,说:“人才难得,人才难得呀”。他被朝廷重视,直升“翰林学士知制诰”,但他的仕途是坎坷的。也许女人更能明辨是非,能分清奸臣与贤臣的区别,他总是得到历朝皇后的荫庇,仁宗皇后救了他的命,英宗的皇后拔擢他得势,在他一生中较晚的岁月里,若不是神宗的皇后代理政事,他就客死蛮荒了。
豪迈旷达伴终身
苏轼一向是疾恶如仇,“如蝇在食,吐之乃已”。元丰二年三月,他任湖州知州时,在他到任后的谢恩奏章上,得罪了当权派,这类人是唯利是图、随风转舵。元丰二年六月,一个御史把苏轼的恩表中的四句挑出,说他蔑视朝廷而开始弹劾他,之后舒亶、李定随同弹劾表章。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变法,产生了新党与旧党之争,苏轼反对变法,站在旧党一边。政敌想要置他于死地,但宋神宗特别爱惜人才又加上太祖的教诲,便从轻处理(当时苏轼犯的是叛国罪,要死刑处置),把他贬到离开封不远的黄州。
经历了生死劫难后,苏东坡想开了,变得乐观、旷达,在黄州的时期成了他一生中思想成熟的时期。《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佳作都诞生在这个时期。苏轼在黄州过的可是神仙般的生活,黄州也许是个小镇,但是无限的闲暇、美丽的风景、对月的倾心、这些合二为一,使诗人日子美满,他和他那些朋友一样,有着大量的时间自由支配,他便寄情山水,忘己于山水,醉身其中……这时的苏轼早已脱去了文人的长袍,摘吊了文人的方巾,改穿农人的短褂子,他与当地的农民聊天,向农民询问种植的技巧,就想他所说的一样,“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眼前见天下无一不好人”。
百姓挚友人人敬
苏轼贬谪常州时,在荊溪上买一栋房子,打算把家眷接来住进去,一天晚上,他在月光下和友人漫步时,经一户人家,听到有老妇哭泣,便问其缘故,老妇人说:“我儿子把我的老宅卖给了别人,我不得不从老宅搬出开,我在那老宅住了一辈子。”苏轼很感动便问其址,结果让苏轼大惊,原来他买的那栋房子是老妇的房子,他把契约在老妇面前烧掉,第二天把老妇的儿子找来,告诉他把老母请回老宅,并且没有要回房钱。而她买房的钱是他当时所有得积蓄。
苏轼深受老百姓的喜爱,任杭州太守时,他上表拨款修整城门、谷仓、危房;他又再杭州城中建了一家公立医院,为百姓治病,控制了病疫;杭州交通、用水困难,运河中有许多淤泥,苏轼向专家请教,拟一项全新的计划,既省了财政支出、人力、物力,又使运河的水深八尺,家家有淡水喝;他又将如今得西湖设计成一个大水库,在河岸上建石堤,人称“苏堤”,苏轼又清理湖中水草,那时,两岸栽有垂柳,环以荷花,是人们游玩,散步的场所。他到任那一年粮食收成不佳,又加上淫雨不绝,稻田被水淹没,局势刻不容缓,他多次上表朝廷,采取措施。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人虽已故精神存
苏轼于元符四年七月二十八日在常州逝世,苏轼今生的精力已用尽,但他精神永存,就像林语堂先生所说:“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