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中心 崮乡探奇 民间故事 民间歌谣 会展赛事 画说崮乡 岱崮地貌 崮乡风情
崮乡人物 崮乡旅游 崮乡文斋 宗教信仰 红色经典 崮乡美食 行业之窗 崮乡春秋 崮乡小荷
沂蒙崮乡门户网站欢迎您的光临! 采撷崮乡风情 繁荣地方文化 宣传大美沂蒙
  
当前位置:   首页  >>>  崮乡风情 
邻居家来了宣传队
 

◇赵圣中

    崮文化网 七十年代,“爱社会主义”、“爱集体”是农村主流价值观。这时我国大力提倡发展农业,全国掀起了农业生产运动的高潮。我们县里利用冬季农闲时节,大搞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一般以各公社为单位,统一领导,集中各村主要劳动力整山、治水,建设标准大寨田等工程,美其名曰“战山河专业队”。他们冒着凛冽的寒风,用钢铁一般的意志,写下了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用他们皴裂的长满老茧的双手为中国新农村的建设添砖加瓦。那代人是最能吃苦、敢吃苦的一代人,是我们中华民族不朽的根,是我们华夏的魂。公社为了宣传党的指示精神,鼓舞社员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士气,选拔了一批有文化、懂文艺的青年成立了“战山河文艺宣传队”。他们是农村最靓丽的风景,是那个时代独有的珍贵记忆。

    我家的西面便是四爷爷家,两家只隔了一道巷子。四爷爷家孩子多,院子也不宽敞,但他是贫农后代,又是“五好”家庭,因而组织上经过商榷,想把新成立的文艺宣传队安在他家。宣传队人多而且平时排练嘈杂,安在谁家,就会给谁家带来一定的不便,但四爷爷和四奶奶最终爽快地答应了。他们全家立即打扫了卫生,腾出了一间大一点的房子让宣传队用。

    小伙伴们告诉我演节目的来了,我兴奋地连饭也没吃,一起到四爷爷家看热闹。四爷爷家来了好多人,大多是年轻人,男的女的都有,个个都长得很好看。他们是坐着四轮拖拉机来的。因为院子挤,女的住在四爷爷家,男的住在邻居家。他们吃饭都是到到集体伙房去吃,生活十分艰苦,主食以玉米面、高粱面为主,菜一般以白菜、萝卜、豆腐为主,难得见他们吃上一回肉。我记得当时的乐器、道具什么的就那么几件,可能后来又置办了些。第二天公社来了个领导,给宣传队开会,那时我们还小,也不知讲了些啥,反正大家都站着鼓掌。我瞪大眼睛好奇地看着,他们的工作进展很快,各项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宣传队长叫王立心,是一个大学生,大约三十岁左右,个子很高。他很有才气,吹拉弹唱全都会,编剧、指导基本都是他一个人完成。从此四爷爷家锣鼓喧天,笙歌曼舞,甚是热闹。

    那时候,我们农村娱乐活动很贫乏,主要是因为日子过得不好,最奢侈的自然是看电影了,而文艺节目演出更是个稀罕玩艺,一般是看不上的。村里自从来了宣传队,我们的“魂儿”都被勾走了,放了学看,晚上看,有演出的时候看,没演出的时候看他们是怎么神秘地排练,那真是一种说不上来的享受。他们的节目多以小品、快板、唱歌为主,还有“三句半”、舞蹈等,有些人还会还唱京戏,主要唱现代革命京剧。为此我们给他们起了好多绰号,有的叫“铁梅”,有的叫“常宝”,有的叫“203”等等,当然这些都是大家喜爱的名字。四爷爷家孩子来多了,又挤又乱,他们没办法就往外撵人。有一个小青年,敲鼓的那一个,个子不高,最凶,他把眼一瞪,我们就发怵,马上往外溜,但心里仍然舍不得,一边走一边往里面瞧。

    宣传队演节目一般在晚上,有时为了工作需要,领导会安排他们到田间地头去演。他们把好人好事编成节目,既弘扬了主旋律,又增加了“精神”能量,带动了大家的劳动积极性。我特别喜欢一个叫王锦秀的,人长得漂亮,歌唱的特别好听,还喜欢小伙子们扮老头顫颤巍巍的样子。社员们都特别喜欢他们的节目,都说很接地气,谁成了积极分子,被节目演出来,那是件很荣耀的事。看了他们的节目大家干劲更足了,比学赶超成为了时尚。我听一个叫李照相的说,看了他们的节目是一种精神享受,还能解乏。他们宣传党的政策,咏赞社会主义,倡优树典,难怪社员都说:“宁愿不吃饭,也要去看他们的节目”,可见他们的节目质量之高。

    我家和四爷爷家只隔了一道巷子,有时宣传队出去演出,看不到他们的身影,就觉得很乏味。有一次为了看节目还逃过学,结果被父亲揪住打了一顿。晚上睡觉躺在床上辗转反侧,脑子里都是锣鼓声。有时自言自语,会学着他们的台词,现在有好多台词我还能背下来呢!都是母亲过去喊我我才知道关灯睡觉。大约是受了他们潜移默化的影响,我在部队还成为了一名文艺骨干!

    宣传队的人都很勤快,老帮着四爷爷打扫卫生,挑水,他们很敬业,干着活也背台词、练歌。他们一般都穿着军装,有时也穿別的衣服,因为搞演出,宣传队肯定发给他们表演服穿。男的都爱在上衣口袋里别支钢笔,留着当时最流行的发型,个个帅气。姑娘们穿上军装,英姿飒爽,个个貌美如花。他们个个才艺超群,都是经过层层选拔的知识青年,在大家眼里他们都是千里挑一。

    大会战以后,他们好多被安排了工作,大都到城里去了,有些则因为当时的时代背景原因留在了农村。听说“203”和“小常宝”结了婚。光阴荏苒,恍惚之间四十年过去了,几个住在农村的我偶尔还能见到,去城里工作的大家都没有什么联系了,但他们那时的模样我还依稀记得。不论我在家乡劳作,还是在外奔忙,时光的尘埃掩匿不了那段美好的回忆。和宣传队相伴的日子,是我一生最美的珍藏。他们那纯真的笑靥时常浮现在我的眼前,那悠扬的二胡、笛子声还时时萦绕在我的耳旁,他们是我故乡旖旎风光中最耀眼的名星。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当前共有 条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
 
温馨提示: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查看更多评论 >>>>
 
精 采 图 文
  能工巧艺
  根雕奇石
  画说崮乡
  在线商城
 
文 章 搜 索
选择栏目:
关键字:
 
最 新 文 章



Copyright ©2019 All Right Reserved www.chinagu.org  鲁ICP备14019152号-1  

申明:本站作品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转载!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法律顾问:山东正诚信律师事务所 王瑞祥律师
商务合作电话:13325088771    QQ:306281381     投稿信箱:chinaguwh@163.com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