崮文化网讯 沂蒙,这是一片红色的沃土,这是 一片神奇的土地。在沂蒙这片钟灵毓秀的神奇沃土上,诞生了无数圣贤奇才,“智圣”诸葛亮、“书圣”王羲之、颜真卿、“算圣”刘洪、“孝圣”的王祥、“宗圣”曾子、大秦名将蒙恬等等,他们灿若星辰,光照千秋,折射着沂蒙大地人杰地灵的巨大光辉。同样,在沂蒙这片红色的土地上,也诞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革命英雄儿女,从而诞生了“吃苦耐劳、勇往直前、永不服输、敢于胜利、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把沂蒙精神的特质高度概括为“水乳交融、生死与共”。并指出 这种战天斗地的伟大沂蒙精神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11月1日上午8点,蒙阴县高都镇中心学校全体党员教师乘车前往沂南红色影视基地。在这里,他们先后参观了《中国红嫂革命纪念馆》、《沂蒙母亲王换于展室》、《胡玉萍展室》……详细地了解了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建立了深厚的鱼水情谊和密不可分的血肉联系,进一步增强了“初心不忘,砥砺前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同的事迹,不同的经历,同样的无私品质,同样的沂蒙精神,给大家带来了深深的感动和巨大的震撼,每个人的思想和心灵都受到了透彻的洗礼。一边倾听着讲解员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解,一边观赏着室内室外图文并茂的图幅,情不自禁地潸然泪下……
11月1日下午,师生们又乘车来到了蒙阴县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大家集体肃立在“孟良崮战役纪念馆”这八个大字前面,留下了一幅有意义的合影。1947年5月,华东野战军在陈毅、粟裕的指挥下,经过浴血奋战于孟良崮歼灭了国民党精锐部队整编七十四师及援军一部,扭转了解放战争初期华东乃至全国的战局,在人民战争史上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在讲解员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怀着敬仰的心情,先后参观了第一、第二展馆的展厅,一件件历史实物,一张张战场照片,一个个感人故事,把大家带到了战火纷飞的革命岁月。走出纪念馆,松柏环绕着革命烈士墓区,我们伫立在烈士英雄碑前,向粟裕将军和为国牺牲的革命先烈肃立默哀,集体重温入党誓词。
短短的一天参观结束了,“吃苦耐劳、勇往直前、永不服输、敢于胜利、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这一伟大的革命遗志已深深铭刻在每个人的心中。在这里,有“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口饭,做军粮;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的真实写照;在这里,有用乳汁救活伤员的“沂蒙红嫂”明德英;在这里,有为了中国革命奉献了所有的“沂蒙母亲”王换于;在这里,有拥军支前模范“沂蒙六姐妹”;在这里,有宛转悠扬、风靡大江南北的一曲民歌《沂蒙山调》……面对这片红色故土,陈毅元帅曾深情地慨叹:“我就是躺在棺材里也忘不了沂蒙山人。他们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迟浩田同志曾不止一次这样动情地说,“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的胜利,是老区人民特别是沂蒙山区人民用小米喂出来的,用担架抬出来的。我永远也忘不了沂蒙老姐姐们的恩情。”
通过瞻仰学习革命英雄们的伟大事迹和无私品格,党员教师们更加坚定了自己”情系教育,砥砺前行,共筑梦想”的人生之路。而沂蒙人的沂蒙精神,在新时代不断发展下,将会汇入新的时代内涵,具有更加强大的生命力和永不服输的革命精神。我们坚信,只要始终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宗旨意识,把“一切为了人民”放在第一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一定能胜利实现!(高都镇中心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