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烈的临沂对崮山战役
阳春三月,我回到了阔别60年的家乡对崮峪村,它位于临沂市沂水县城西北40公里处群山环绕的山谷里。海拔500多米高的对崮山就雄立村前。青山依旧,世事沧桑,回首往事,感慨万千。遥望山上的烈士公墓和纪念碑,我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硝烟弥漫、炮声隆隆的战场。那是1942年11月2日,8000日寇围剿我军的对崮山战斗打响了。当时,我还在本村上小学,同家人一起逃到深山隐蔽,目睹了这场血与火的残酷战斗。
英勇的军队
头天黄昏,有一支秋毫不犯的神秘部队,经我村向北面的沂山挺进。他们一不进村,二不入户,未动一草一木,除了沙沙的脚步声和咯噔的马蹄声外,听不到一点儿说话的声音。村里人估计:这一定是八路军的主力,看来鬼子又要扫荡了。果不出所料,次日拂晓,这支部队又突然折回,并直奔对崮山而去,在他们的身后,已传来密集的枪声,敌人已经跟踪而来。我军抢占的对崮山,是群山中的一座孤山,除山南处连着一条丘陵外,其他三面都有深谷相隔,崮顶面积近1平方公里,周围有乱石砌成约1米高的石墙,形成天然屏障。崮顶周围大部分都是悬崖绝壁,这也是我军抢占这座易守难攻的大山的战略意义。
上午10时左右,我军全部占领山顶阵地后,日寇也从四面八方逼近山脚下,并占领外围的东西两个山头,直向对崮山顶开炮。炮弹打在悬崖的岩石上,炸出一片片的石花,飞石像冰雹一样射向山下,砸得鬼子自己哇哇乱叫。但在敌人重炮和机枪掩护下,中午时分鬼子前锋已逼近山头。我军凭天险地势和与敌血战到底的钢铁意志,打退了敌人的多次猛烈进攻。敌人每次接近山头阵地时,我军就一阵排枪和手榴弹重击,打得敌人丢下一片蝗虫般的死尸鬼哭狼嚎地败下阵来。这样反复了多次,敌人也没有攻上山顶。在山上的西北角有一条险道,狡猾的鬼子把抓来的部分群众赶在前面,掩护他们进攻。我八路军怕误伤群众只好暂停射击,群众也怕把鬼子引上山,誓死不再向前。僵持片刻,残暴的敌人竟开枪杀害了群众,我军复仇的子弹立即打得敌人连滚带爬地仓皇而逃。
眼看太阳快要落山了,敌人又派两架飞机向我军阵地轮番投弹投毒,因山势狭窄投弹不准和毒气很快被风吹散,我军仍坚守着阵地。直到夜幕降临,我军留下一部分人掩护,其余大部分同志趁夜色从西北角小道突出重围。留下断后的战士在营长严雨霖率领下,打退敌人多次进攻,成功掩护首脑机关安全转移后,陷入了敌人重围。这时弹药已经用尽,剩下的14位同志把枪砸毁后,纵身跳下悬崖,其中6名同志壮烈牺牲,其余同志在悬崖树枝的拦截下幸免于难,也趁夜色转移到外线。
据有关史料记载,这次战斗被围困在对崮山的有山东省军区机关特务营、省战工会、沂蒙军分区一团、沂北县大队和国民党51军一部,总兵力近千人。省军区副总司令员王建安指挥省军区特务营和一团的部队坚守阵地一天,打退敌人八次进攻,消灭日寇六七百人,我军也有数百名指战员壮烈牺牲。省战工会主任黎玉负伤,战工会秘书长李竹如和沂蒙地委组织部长潘维周、地委秘书王宏等同志壮烈牺牲。沂蒙军分区一团团长刘迂泉、政委王锐、政治部主任张圣符以下数百名指战员英勇牺牲。日寇这次大规模的扫荡和围剿,最后以我首脑机关胜利突围而告终。
不屈的人民
这次突如其来的拂晓保卫战,使周围村的群众几乎没有转移的时间,前有部队上山,后有鬼子追赶,只好尾随部队进山躲藏,但大部分群众刚到山脚下即被鬼子追上,万恶的日寇对手无寸铁的百姓大肆屠杀,仅我们村就有30多名群众惨遭杀害,我的二伯父李月中和一个叔兄弟李祥春也死在了鬼子的屠刀下。村里还被抓去4名壮丁,至今生死不明。这次扫荡过后的一周内,周围村庄到处闻哭声,遍地见新坟,惨不忍睹。
在敌人残暴的屠刀下,仍有威武不屈的壮烈场面出现。我村有个叫胡廷善的壮年,被鬼子刺伤了腿,当鬼子再次向他胸膛刺杀时,他顺手抓住枪杆与敌人拉来推去,他趁对方用劲向后抽枪时,猛一松手,把鬼子摔了个仰面朝天,当敌人好不容易爬起来时,他凭着熟悉的地形早已逃跑了;还有个叫李安新的村民,他的4个儿子在山沟里被鬼子围住,敌人追问他们山上的军情,他们一口咬定“不知道”,让带路也坚决不从,丧心病狂的鬼子兵将4人全部杀害;在距离对崮峪仅5里远的野坊乡党支部书记武善同,因回红石崖老家养病,被敌人围在群众之中,敌人用枪逼着乡亲交出八路,但无一人说话,当敌人要向群众下毒手时,武善同挺身而出,保护了群众,并引诱日军到村南小崮山取枪,到达崮顶后,他趁敌不备先将一名鬼子推下绝崖,后又抱住另一个鬼子跳崖,与敌人同归于尽,谱写了壮丽的篇章。
怀念竹如社长
在战斗中牺牲的省战工会秘书长李竹如,在任山东分局宣传部长时,于1940—1941年间曾兼任大众日报社管委会主任(实际上是社长)。1964年,我调到大众日报社工作后,从报社老同志口中和报史资料中了解了他的辉煌战绩,对这位身担重任、年仅37岁就牺牲在我家乡的老领导、老社长备加敬重和怀念!
李竹如同志是山东利津县人,1904年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就读于南京中央大学政治经济系,后到济南任乡村师范教师。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参加八路军129师民运工作,转战华北各地,曾任冀鲁豫边区委员会机关报《中国人报》社长兼总编辑、《新华日报》副总编辑。他在大众日报社任职的两年间,是报社历史上最困难的阶段,敌人疯狂地扫荡破坏,根据地日益缩小,物资供应极端困难,报纸随时都有停刊的危险。在这种险峻形势下,李竹如临危受命,他与报社职工团结一致,一手拿枪,一手拿笔,克服了重重困难,坚持出报,从未间断。当采编力量不足时,他亲自找有关部门做工作,把最好的干部调进报社工作;因敌人封锁,搞不到新闻纸和油墨,他就找工人商量,提出用油光纸代替新闻纸,并自办油墨厂,用“土法”生产出油墨,终于克服了这两大困难,保证了报纸的正常出版发行。
当李竹如同志在对崮山战斗牺牲的消息传到报社时,全体同志都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1943年元月,在纪念大众日报创刊4周年之际,为悼念李竹如等先烈,由陈沂社长主祭,报社全体职工和各界来宾举行了庄严隆重的追悼大会,沉痛悼念为革命建立丰功伟绩、英年早逝的老领导、老社长。李竹如同志虽然离开我们60多年了,但他的革命精神却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振兴中华,勿忘国耻。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我谨以此文,向在革命战争年代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英勇牺牲的同志,表示深切的怀念和崇高的敬意,他们的英雄业绩将永远铭记在人民心中。
(作者 李栋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