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云香
崮文化网 岁月如烟,往事如画。又到一年的腊月末,离年节也不远了。坐在温暖的阳光里,回味小时候那些过年的事情,仿佛看到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一个个特写般的镜头就爬上了心窗,于是便追寻起那些遗年的年味来。
【一】除尘 大家都知道,腊月二十三是小年。依照老家的惯例,这天是要除尘的,说什么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西天。人们希望灶王爷去天庭的时候多向玉帝说人间的好话,所以就要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还要恭敬地准备了香箔贡品把灶王爷送上天。灶王爷,是掌管人间吃食和烟火的,而民以食为天,自然灶王爷是除玉帝外,人们年节时唯一单独请出来供奉的神仙。
在我的记忆里,每到小年这天,父亲总是找来一根长竹竿,把自己收获的或者买来的扫把绑在竹竿上,制成一个简易的长扫把,把房梁屋顶上的蛛丝和土墙面上的尘土都扫下来。大件的家具还要罩上一块塑料布,这样的话家具物么即使不小心蒙尘也不要紧。父亲总是小心翼翼地把积攒了一年的尘垢除去,我和哥哥也常常在旁边帮忙。
据说打扫蜘蛛网也是有讲究的,常听父亲说:“待要穷,拧成绳;待要富,织成布。”这句话是说蜘蛛网如果是丝状的就象征穷,应当除去;如果网上积的灰尘多,成了布的形状,就象征着富,可以不必打扫了,继续纳富。虽然这毫无科学道理,但也寄托着人们希望日子越过越好的愿望吧?父亲虽然如此说着,却常常把所有的蜘蛛网都扫去,而我总是祈求父亲不要把布状的蛛网除去,因为我那么虔诚地希望我们家可以过得更加富裕幸福。
扫完了屋墙和屋子的角角落落,然后开始打扫家具,包括擦大厨子小柜子桌椅板凳门窗等。有时候,还要擦大缸大瓮。那时候,所有的农村家庭都有几口大缸或者大瓮,用来装玉米小麦等粮食的。通常情况下,擦门窗和玻璃是哥哥的专利;而擦桌椅,洗碗筷这类话,当仁不让就是我的了。我从小就是乖乖女,干的活最多,父亲总是拿我来说教哥哥,我的心里窃喜得很。也因此,哥哥常常会心里不服,经常找机会“教训”我。
说起父亲,他是一个极讲卫生的人。平时,只要有空,他会把屋子和院子收拾地井然有条。过年的时候,他更会把家拾掇得一尘不染。他会把经过了一年烟熏火燎的烧水壶和煮饭锅洗涮得锃亮,常常令我感到不忍心再放在火上去烧了!可是注定了它们一生都要经历烟熏火烧,因为那个时代并没有几家能够用电和煤气,更不可能使用燃气。现在回想起来,我小时候是最讨厌做饭的,因为没有柴禾烧,人们大多烧的是柴草和庄家的秸秆。一大把柴禾几秒就烧完了,遇到下雨天根本就没有东西烧,需要不断用嘴吹柴禾,呛得人眼泪哗哗地流……
北方的年节是一年之中最冷的时节,洗涮家具和衣服等冻得拿不出手。怎么办呢?我生活的村子中有一条碧水悠悠的大河,而河流的东岸有一条温暖的小溪流汇入,这条溪流的源头有一座仙姑庙——闫奶奶庙,那水就是庙里的一眼泉冒出来的,所以那股水越到冬天越清澈和温暖。十里八乡的村民一进入腊月就肩挑胳膊挎地成群结队地来河里洗衣服。还有一些路远的人骑着自行车来,偶尔还有骑着摩托车的男女。
从早到晚,无论你什么时候从河边走,老老小小、红红绿绿的都是在河里洗刷的人们。于是那条河成为了冬季最热闹的地方。特别是快过年的时候,一天不知道要接纳多少来洗衣洗菜刷挑子篮子簸箕的。
从腊月十五放寒假之后,每隔几天我都要去河里洗刷东西,不是洗衣服就是刷鞋子,甚至还要把所有盛粮食的大缸小瓮上的盖子都刷干净。原来人们盖缸和瓮的盖子都是村人自制的,是用高粱秸最头上那节梃子密布,分横竖两层钉在一起的,叫做盖顶。大概每家都有十多个盖顶吧,而还有去压碾时用来盛粮食的柳编的能挎在胳膊上的篮子等用具。总之所有的家具物什都要洗刷一遍。村民甚至连平日坐的板凳都拿来河里刷。
到了腊月二十以后,还有村民杀了鸡鸭的,宰了牛羊的也都来沾沾温水的光。家乡的那条河,腊月里就没有闲下来的时候,迎来送往好不热闹,而洗刷的人们也在一年一年重复着那些永远聊不完的家长里短。村民欢乐的笑声和着河水哗哗流淌不息的声音,让人们记住了那些难忘却也欢快的岁月。而现在河道变窄了,河水变脏了,也很少看到人们在河里洗刷的身影了…… 【二】赶年集 想起小时候除尘的往事,真是有趣极了。不觉间又会想起我和哥哥跟着父亲赶年集的情形来。
通常在腊月十五之后我们放寒假,寒假里我和哥哥总要跟着父亲到20里以外的镇上赶年集。赶年集是我最愿意做的事情,因为我可以收到过新年的礼物。比如扯布做新衣服、新鞋子等。
那时候的集市可真大,全镇只有镇政府所在地设有集市,要五天一轮的。我们的镇处在三县的交界地,好几个县的人都来赶集,所以集市的规模很大,交流的物资也算是比较多的。而赶年集的时候,更是人山人海,我和哥哥要一直拉着父亲的手,否则就怕走丢了。
在集市上,青菜、干菜、山货、牛羊、海鲜(当然主要是鱼和虾等普通海产品)等应有尽有,还有一些小商品市场和哄小孩的玩具市场等。在这样的年集上,即使不买任何东西,也能过过眼瘾,见识一下各种物资货品,也算长了见闻,开了眼界。
整个集市大得拿我的小小的眼界和身高无法丈量,我并不知道人们都在交易一些什么东西?但是我知道有些人身上并没有几毛钱,他们需要牵着一头牛或者几只羊,卖了钱再去买一些自己需要的过年的东西。听说这中间还有人专门干经纪,似乎那就是现在通常意义上的经纪人了吧。
当然他们如何买卖都与我无关,和我有关的只有花衣服和好看的头饰以及可爱的玩具。在我的印象里,我特别希望过年的时候可以拥有一对大红的或者粉红的蝴蝶结扎在小辫子上,让它们飞上飞下的,一定特别漂亮;或者买一个洋气一点的白色发卡戴在头上;当然拥有一条大红的围巾也是很不错的。
有时候我还特别希望得到几个黏黏团子,那是把大米爆成花,然后用糖蘸在一起,弄成各种形状和颜色的食品,既好看又好吃,真诱人!我还特别希望买一个泥做的会叫的小狗子或者小老虎的玩具。这其实是一种哨子玩具,小狗或者小老虎的头和身子分成两部分,中间用硬纸相连,里面是一个小哨子,拉伸两部分小哨子就响了,发出“汪汪——汪汪”的声音,特别好玩。当我有幸得到之后,常常舍不得玩,而哥哥的早就摔烂了,但我的还是好好的。这就是女孩和男孩的区别吧?
只不过,那时候大多数人家都是囊中羞涩,量入为出的。不像现在,小孩子想要什么就买什么。所以我和哥哥跟着父亲去赶集,也不敢要什么东西的。虽然我和哥哥从来不主动要,但因为我们学习成绩好的缘故,父亲总会奖赏我们的,每人一身新衣服是必须的。那时候,很少有人买成品衣服,因为很少有卖的。大家都是扯几尺布找裁缝做。把扯来的布交给裁缝师傅量了尺寸,下个集的时候再来拿。总之别耽误了过新年穿就行。
我记得,父亲领着我去布摊子裁布的时候,总要逛好几个布摊,对比布料的颜色和质量,还要考虑布的价格。当找到认为价廉物美的布料时,就叫板定音,我常常兴奋得不得了,心里就像乐开了花。我想象着过年的时候穿上新衣服和本家的弟弟妹妹们还有邻居的哥哥姐姐们,一起去给长辈们拜年,他们就会夸我长得好看,穿得漂亮,最重要是夸我学习好,我的心简直就要飞起来了。我想哥哥一定也和我是一样的心情吧?
当我们解决了新衣服的问题之后,我最喜欢去买年画了。父亲喜欢伟人的年画,总要买一张四大伟人的中堂画;母亲喜欢代表富贵的牡丹,那就再买一张花开富贵的年画;哥哥喜欢小动物的图画,那就买上几张小猫小狗在花间玩耍的年画;而我则喜欢美女的年画,那就买了四大美人的年画,年画中还带着梅兰竹菊四君子呢。于是父亲就掂量自己腰包中的钱,买差不多将客厅墙面和卧铺床头贴满为止。
于是等回家之后,我和哥哥会“指挥”父亲把那些买来的年画都贴在墙上,如果稍有一点不正也通不过。除了买年画还要买门神和灶王爷,还要买红纸,让五叔写过年的对联。五叔是村里出了名的有学问的人,全村几乎一半的人家请五叔写对联,他们会买了红纸和墨水来,到时候只管来拿成品。
那个时候,每当教学的五叔放了寒假,他也不用做其他事情了,专门免费给村民写对联。很多时候,到大年三十了还写不完,这就需要加一上午的班。五叔写对联的时候,我和哥哥也会被请来给他打下手。我和哥哥负责给五叔把整张大纸割开,分为门心、上下联、横批等。还要负责将五叔写好的对联凉在室内地面上,有时候一整个屋子都铺满了,包括床上和板凳上到处都是。写一拨凉一拨收一拨,每天都写到晚上十点多……
在我的记忆里,五叔每年都收对联,写对联,我和哥哥也帮了他好多年。只是可惜了,竟然没有好好跟五叔学学写毛笔字。
后来,有专门卖对联的,大家图省劲,不再找五叔写对联了。五叔也写够了,自己家也贴现成的对联。其实现在想来,在省了劲的同时,其实也缺少了一份书写和创作的乐趣。记得小时候,我帮五叔写对联的时候,也即兴创作过对联呢!那时候还真有点佩服自己的! 【三】备年货 记忆中的冬天特别冷,所以冬季也就显得特别漫长。也因此,似乎整个冬季大家都在准备过冬的食物,而不用担心食物坏了。比如摊了煎饼,蒸了馒头,放很久都不变质。所以那时候,农村妇女整个冬季都在摊煎饼。要摊煎饼,首先是碾碎粮食,变成玉米或者高粱颗粒,然后加入水用石磨磨成糊子,再把这些玉米糊或者高粱糊加入适量的水,最后在鏊子上摊,这样的纯手工煎饼可是全国闻名的,您一定听说过山东的煎饼卷大葱吧?
不过后来这种纯家庭式的自给自足的摊煎饼也逐渐被机械化所代替了,但是在老家还是有很多人愿意吃自己摊的煎饼,那些农村的女人们依然用三条腿的鏊子摊煎饼。
我常常忆起小时候的一些事情。奶奶有九个孩子,七男二女。我最小的姑姑和两个小叔叔几乎每天都要推磨,奶奶和大姑姑每天都要在鏊子上摊煎饼。
关于推磨我还想着一个一辈子都忘不了的故事呢。我是爷爷大儿子的女儿,也就是说是长房长孙女,而长我两岁的长孙子自然是我的哥哥。我和哥哥出生几年了,叔叔家的孩子还没出生呢。所以我和哥哥在家族的孙子辈中的地位是得天独厚的,我们得到的疼爱也最多。我比小叔叔仅仅小12岁,所以当小叔叔作为主力在推磨的年龄时,我大概六七岁的样子,我看到叔叔和姑姑在家里的石磨上一圈一圈推,感到好玩极了。于是我就哭着喊着要推磨,可是我的身高根本够不到磨棍的。怎么办呢?姑姑心疼我,怕我哭个没完,就想办法满足我。于是在我的磨棍上套了磨系带着我走。姑姑和叔叔都是大人,我哪里赶上趟呢?走了不到五圈,我早就累坏了,但是我却咬着牙,就不说累,因为我怕姑姑责怪我。我告诉自己:是自愿的,就要坚持。结果最后,我有点晕,摔倒了。就因为这,奶奶还打了姑姑一巴掌呢。从此,我再不愿意推磨。
时代使然,在冬季,农村妇女的主要任务就是推磨和摊煎饼,要摊下至少吃三个月的,因为在春天的时候忙着春耕,没工夫摊煎饼了。
而年节的时候,不光要摊煎饼,还要杀鸡杀猪宰羊,甚至还要炸丸子、做腊肉等等,当然这些东西都是用来招待客人的。平时大人们根本不舍得吃荤,当然想吃也没有!那时候每家每户在春天的时候,买来一头小猪,喂了整整一年,就等着年节,杀猪过年呢!即使杀了猪,也只有很小的孩子和生病的老人才得到一点照顾和优待,只能吃一点点,解解馋罢了。
记得从前,家家户户都有用荆条或者柳子编制的提篮或者筐子之类的生活用具,大人们把炸的丸子和一些稀罕的年货放在篮子里,吊在房梁上,小孩子根本就够不到。有比较馋的小孩子,会找来竹竿顶篮子,但也不敢太用力,否则弄垮了篮子,会被家长打死的。如此轻轻地顶篮子,有时候会有个把好吃的东西掉下来,他们顾不得那东西掉在泥地上又沾在上面的尘土,捡起来就兴奋地打打牙祭。如果被父母发现那一定会被痛打一顿的。可是许多馋小孩还是宁愿冒险。
小时候,我最喜欢和父母一起炸丸子了。通常情况下,我家每年都要炸丸子的。炸得最多的是萝卜丸子,炸萝卜丸子要放豇豆面、葱花、姜,炸出来可香了。还要炸鸡肉丸子、猪肉丸子、鱼肉丸子、豆腐丸子等。
我家基本是在腊月二十九才炸,因为这样不但过年时吃起来新鲜,而且不容易被偷吃了。当然我和哥哥很少会“偷吃”。炸丸子的时候,常常是父亲负责劈柴烧火,母亲负责收拾馅子与和面,我和哥哥则负责从油锅里往外捞炸好的丸子。经常是这样,在炸丸子的过程中,我和哥哥可以随便吃,看着哪个好就捡着哪个吃,愿意吃多少都行。所以我和哥哥特别喜欢炸丸子。
除了炸丸子外,我还最喜欢看爷爷买了猪头,放在热水锅里退毛,退不去的地方,就把火钩放在火上烧红,把退不去的猪毛烧焦,一股烧焦的猪皮味传进鼻孔,这时候我就知道要有猪头冻可吃了。有的年份,只要闻到这股味,我和哥哥赶紧跑到爷爷的院子里,就见爷爷早已经把猪头收拾得洁白干净,劈成大块,放在大锅里煮,随着热气蒸腾,香气四溢而散,似乎整个村庄全都笼在这样一种美妙的香气之中了……
当爷爷把大块的猪头肉从锅里捞上来,放在案板上,爷爷就开始用他那双干农活的粗糙的大手,让肉块的骨和肉分离,然后把剔下骨头的瘦肉,递给我和哥哥,我们吃着可香了,仿佛世界上再没有比猪头肉更好吃的美味了。我奇怪,为什么这么好吃的东西,爷爷却从来没有尝尝呢?
最后,只见爷爷把肉放在盆子里,把肉汤也倒在盆子里,就等着过了夜,一盆猪头冻就做好了。年前年后,等到有客人来了就切上一盘,实在是美味极了!
煮肉的汤汁还可以放入白菜、萝卜、豆芽、芸豆皮子等做成一大锅大杂烩,美其名曰:烂菜。没有客人来的时候全家人每天就吃这个当主打菜。吃着吃着,春天就来了!
说实话,我小时候是很挑食的。我从来不喜欢吃这种烂菜,也不喜欢吃菜豆沫和玉米麦子糊糊什么的,所以我小时候长得特别清瘦。我被认为是家里的馋丫头,但是奶奶从不怪我馋,她总是对说我:“黄毛毛几根根,吃一辈子好东西!我们家馋丫头可有福呢!”
奶奶还时常背着小叔小姑给我一两个爷爷要泡酒的大红枣呢。不知道为什么,那个时代,连枣子都比现在的要甜上多少倍!
【四】过大年 盼着过年的日子也扣动心灵,那个时候也不知道日历,所有的日子都是大人们用脑子记着。小小的我弄不清楚昨天今天明天的概念,每到临近过年的时节,总要一遍遍问母亲还有几天过年,有时候竟然问:“妈,是不是前天过年?”
母亲这时候就笑着对我说:“傻孩子,前天早就过了,是后天过年?”
“后天,是哪天呢?”我又问。
“后天,就是过了明天!”妈妈自然地回答。
“明天,又是哪天呢?”我还是不明白。
“孩子,还有一天,或者说还要过两个晚上!”母亲还是微笑着说。我弄不清楚昨天今天和明天,但是妈妈一点都不着急。
如此,我觉得过一天好漫长!
终于等到大年三十了,年终于在我盼了一年后到来了!
过年的这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贴春联。等到稍大的时候,我和哥哥就包了贴春联的差事。因为我和哥哥都是上学学得最好的孩子。我很小就知道如何读对联,因为经常帮助五叔写对联的缘故。每到过年的这天,我和哥哥总是起得特别早,因为我们头天晚上根本就睡不着觉。
等我们简单吃过早饭后,母亲就拿一个铁锅烧了开水,然后把用凉水搅拌均匀的面粉糊倒进锅里,再继续搅拌,最后就自制成了浆糊。我和哥哥就把去年贴的对联撕下来,重新贴上新的。我们家几乎每年都是村里最早贴好对联的。只要春联贴在门上,院子里,还要在大门外贴一张出门见喜,这样家家户户就显得特别喜庆和新鲜,而那随风飘舞的萝卜签(过门钱子)更显得煞是好看。有的人家还喜欢剪窗花贴在门窗的玻璃上,那就更好看了。
而我的母亲却是扎花的能手,她会自己制作好看的匾额。每隔一两年,她就会请五叔在一张大红纸上写下几个象征富贵吉祥的大字,比如“福如东海、花开富贵、国泰民安、如意吉祥……”在匾额的周围糊上花边,还要扎几朵好看的大花在四个角和上下两个长边的中间,挂在屋子客厅的中堂最上部,下面就张贴我们买的年画。
母亲很会装饰匾额,她会把大红和粉红的纸剪成大小不同的正方形,每个正方形按照对角线剪出四个花瓣,用一根筷子把每个花瓣卷起来,然后在筷子上将纸弄褶皱了,这样花朵的一层花瓣就做成了。然后再做稍微小一圈的一层,大约每朵花有四五层的样子;然后她用黄色的纸张剪成胡子状做成花蕊;再用绿色纸张剪成形状逼真的叶子,扎成六朵或者八朵大花放在匾额四周。母亲做匾额的时候,我就在旁边学,很小我就学会了做花瓣和花蕊,我还学会了剪花朵的叶子,甚至我也学会了简单的剪纸,把一张红的绿的黄的小纸放在手中折叠几下,剪出几只蝴蝶或者铜钱,甚至还可以剪出任意自己喜欢的四不像的马牛和字体,不也失是一种快乐的体验。
继续说贴对联,我和哥哥贴完了我家的对联,就赶紧去爷爷家,把爷爷家四合院中所有的门窗都打扮一番,等贴完了就像欣赏艺术品一样看上半天,甚至学着孔夫子的腔调读几副春联,感觉也特别有韵味。而此时我的父母和爷爷奶奶们都在收拾做年夜饭,并没有谁顾得上我们抑扬顿挫地吟诵对联。而叔叔和姑姑也都有活要干。
过大年这天,每家每户都要收拾好自己门口和巷子的卫生。那时候家家门前要么是土路,要么是石头路,没有几家是水泥路的。所以无论是土路还是石头路的巷子,在过年时也要呈现出一片井然有序,干干净净的样子。那个时候过新年,似乎需要每个村庄,每个家庭和每个人都要是崭新的。
在大年三十的下午,家里的劳力还要负责把家里所有能容水的器具,比如大缸水桶全部灌满。因为一般情况下要到年初五才能兴工干活,不过大年初五是不能去井中汲水的。而且过节其间制造的垃圾也是不允许扔出去的,要攒着,年初五以后方可倒掉。我到底没有明白这些规矩是为什么,难道那些垃圾也会象征财富?也许就是人们要尽情享受过节的清闲吧?
在我的记忆中,小时候的年夜饭似乎显得特别重要,几乎需要准备一整天的时间,所有的人家都要拿出家里最珍贵的几个菜,当然是多多益善。不过一家能炒上十个菜,凑个十全十美可真是不简单。因为那时候并没有多少反季节的蔬菜,像蒜薹、豆角、芸豆、茄子、黄瓜、西红柿……去哪里找这些稀罕物呢?所以从前的过年真的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人们都希望在过年的时候吃上一顿最好的饭吧?
那时候,不但没有多少蔬菜,水果更是没有。稍微富裕点的家庭能够用诸如糖瓜、糖葫芦和点心供奉祖先就是很奢侈的了。
每当开年夜饭的时候,家家都要放炮仗,村民们还要争先恐后地抢先吃年夜饭,也是寄予抢早的良好愿望吧。每家都要在院子中摆上一个供桌,供奉玉帝和各路神仙们酒食。当放过吃饭的鞭炮后,每家就都在大门口和各个屋子门前放上拦门棒,直到年初五才撤去。据说过年的时候,家族中已经去世的祖辈先人们都会回家过年的,因此要把他们留住,不能放他们走了。当然这些都是迷信,但是我们还是喜欢遵从这样的习俗。
当丰盛的年夜饭终于上了餐桌,全家举杯,辞旧迎新,期待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日子甜美。一家老幼其乐融融,岂不美哉?
每当这时候,我们品尝着母亲精湛的厨艺,每个人都要说几句祝愿和吉祥的话。对于这道程序我是不愁的,因为我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过年的吉祥话。我们每个人还要吃一碗父亲亲自蒸的大米红枣干饭的。
饭后,每个家族的小孩都会相约在大年夜拜访长辈们,无论天再冷,夜再黑,小孩子们都不怕,跑遍了村子,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给爷爷奶奶辈和叔叔婶婶辈请安。等到玩累了,就回到各自家中,母亲也就下了水饺,在声声鞭炮中开始了年夜里的发纸码(祭天)活动了,给玉皇大帝和各位神灵磕过头之后,才满足地进入了甜甜的梦乡。
第二天,也就是大年初一。小伙伴们很早就都起来了,每个孩子都穿上了新衣服,从头到脚都是新的,要不怎么叫做过新年呢?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一年之中大概只有大年初一是最俊俏的。几乎无一例外,这天的他们都是最花枝招展的。
不等吃完饭,孩子们就赶紧去给长辈们拜新年,这时候如果运气好会收到长辈们的几毛钱的压岁钱,那就可以攒着卖笔和本子了。而最坏也能收到每家每户的几块糖糖,攒在挎兜里舍不得吃。最后比比谁拜年拜的糖糖多,等到终于忍不住吃了糖糖,留下糖纸叠自己喜欢的纸鹤或者小玩意,也是很好的美事呢!
从年初二开始,人们就会走亲访友。一直到正月十六,走亲访友的队伍络绎不绝。走在朝阳和夕阳下的都是以家庭为单位出行和回家的人们。他们有的挑着担子,有的推着手推车,还有的用背背着包袱,里面装的可是真材实料的白花花的馒头、饼干和白酒呢。前后跟着妻儿,情形十分壮观。
在我的记忆中,我是很喜欢走亲戚的,也喜欢亲戚来家里。因为我的学习成绩很优秀,而走亲戚总是会有大人提到小孩学习成绩怎样,所以我总是觉得特别骄傲。
等到正月十六,终于又到开学,我们又可以和同学们交流自己的寒假生活了,于是我们又在期盼着下一个新年快点到来。
如今,四十多年过去了,回忆小时候的年事,真是历历在目。而现在的孩子盼着过年的心情是否还如我那时候呢?
女儿也常常要我给她讲我小时候过年的事情,于是,我便会这样重复地讲着,而她却感到非常的不可思议和新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