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方景
卧龙崮崮顶 丁军国摄
卧龙崮上的神奇日晷痕迹 丁军国摄
崮文化网 卧龙崮,又名站崖、长山,座落在山东省蒙阴县岱崮镇燕窝村东,卢崮山前。海拔436米,崮顶长1000余米,宽20-80米,面积1.5平方公里。四壁陡峭如削,壁高 10-20米,崮底长 2000余米,宽500余米,三面环水,一面连山,宛若长龙,故名。一个长字、站字、龙字,活灵活现地刻画卧龙崮的神态与气势。在卧龙崮古寨遗址内,除有在岩石上雕凿的棋盘、碓臼和石闩外,还有六个巨大的圆环,这些圆环均在平整光滑、西高东低的天然岩石上 , 直径 3-5.4 米不等,分别分布在崮顶的南北两端,北端有四个,南端有两个,笔者称其为“六环规迹”,简称“石规”。其中,最大的一个在崮顶南端偏西。该“石规”外径 5.4米 ,内径 5.2 米 ,间有放射状的錾沟,沟上口宽10厘米,底宽4厘米,深9厘米石规规整,凿痕均匀。其内东侧有一直径25厘米,深12厘米的圆坑,在圆坑的北边与其相距 66厘米处,又有一凹形小口,边长6厘米,向东有排水口。
该规南边,又有一直径4.6米的“石规”,仅在北边有一段2.3米长的錾沟,其上口宽7厘米,深8厘米,底宽2厘米。此规面光滑,没有人工雕凿的其它痕迹。
北端偏东的四个“石规” 在布局上呈东南西北排列。其直径自东向西依次是:3.47米,3.10米,4.02米,3米。这四个规整的“石规”,其中三个中心处有圆形凿坑,錾沟凿痕同南端“石规”。其中直径4.02米之石规,圆心及圆心北65厘米处,分别各有一个圆坑,经罗盘测定为南北方向。顺正南方向,从中心圆坑到圆环外沿刻有一条直线。关于这六个“石规”之作用,众说不一。有人认为是“碾盘”,有人认为是“粮仓”,还有人认为是“帐篷”。笔者认为与天文有关,是中国最原始的天文仪器—“圭表”,“日规”或叫“日晷”。其依据是 :查《辞源》得 :
[圭表 ] 测日影的仪器。北齐刘子心隐 :“三刚之动,以圭表度也。”[日规] 测日影,以定时刻的仪器。晋书鲁胜传正天论:“以冬至之后,立晷测影,准度日月星。”汉书一OO下叙传:“应天顺民,五星同晷。”淮南子本经 :“五星循轨而不失其行。”汉刘向说苑辩物:“以岁星(木星)、荧惑(火星)、镇星(土星)、太白(金星)、辰星(水星)为五星,易贲:“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表] 古代测日影以定时刻的标竿,史记六四司马穰苴传 :“穰苴先驰至军,立表下漏待贾。”索隐:“立表,谓立木为表为视日景。”景,影之本字,即日影。
[土圭]古代用以测日影,正四时和测度土地的仪器。按周礼注疏:“在夏至日画漏半置土圭,审其南北,另立八尺之表,视其日影,表北得影若与尺五寸,与土圭等,视为地中,可以建都也。”“还可用来测日至,如夏至日中,表影尺五寸 ;冬至日中,表影一丈三尺。”
[圭表]我国古代的一种天文仪器。包括圭和表两部分:表是直立的标竿,圭是平卧的尺,其构造是把圭平放在石座上,把表分别立在圭的南北两端。根据日影的长短可以测定节气和一年时间的长短。
还依据有关资料:“周公(姬旦)测影台”是用”土堆、木杆、立竿见影的土圭测影,求地中,验四时季节变化的信息。
综合分析:“表”是直立于地面上的竿子;“圭”是有刻度的尺子;“规”是圆形的地面或石面;“日规”是由表即竿子与规即圆形的地面或石面组成;“圭表”是由表与表下南北平放的圭尺组成;“日晷”是由“日规”演变而来,较之原始的“日规”而进化了许多的天文仪器,也可以说“日规”是最原始的“日晷”。
至此可断:卧龙崮古寨遗址内之“六环规迹”,是原始的天文仪器“圭表”、“日规”或叫“日晷”,推断为秦汉时期先民“仿周公测影台”而建的。根据是把卧龙崮上这些“圭表”、“日规”等测影台与周公测影台相比较,除卧龙崮测影台是用“石规”立杆测影与“周公测影台”是用“土堆”立杆测影有所不同外,余者略同。
由此可见,卧龙崮古测影台的历史是多么的久远。
编辑:李强
崮文化网独家稿件 转载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