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崮地貌核心地荷叶崮上的蜿蜒寨墙
山寨,顾名思义,在山上垒墙筑寨,因此称为山寨。山寨亦有依民族居住之称的山寨,如苗寨,即苗族的人居住的村寨。苗族的历史悠久,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于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蚩尤和炎帝、黄帝一同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即中华三祖)。苗寨最典型的建筑属吊脚楼,吊脚楼是苗家人的杰作,在贵州省丹寨县南皋乡境内大簸箕苗寨,一栋栋杆栏式的吊脚楼依山而建,一层使用来圈养牲畜的,二层是用来生活起居的,三层是用来储存粮食的。有些地方建在用鹅卵石垒砌的石基上,寨子里青石板铺的小路也因山势的起伏而起伏。国内著名的苗寨有西江苗寨、独南苗寨、凤凰苗寨、郎德苗寨、岜沙苗寨、阳芳苗寨、德夯苗寨、融水苗寨、大簸箕苗寨等。山寨亦被称军队驻扎的地方,特别是过去,部队行军打仗,每到一地,都得安营扎寨。唐朝时期的郑谷《寄边上从事》中记:“高叠观诸寨全师护大清。”清代徐珂《清稗类钞冯婉贞胜英人于谢庄》中记:“筑石寨土堡于要隘。”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各朝各代之响马、义兵、土匪等,无不占山为主,皆筑墙修寨,建房舍以事攻防久居。如宋代的《杨门女将》中的穆桂英就出生在穆柯寨。《水浒传》中水泊梁山寨。作为沂蒙山区,山多丘陵多,更有东岳泰山之余脉,又有沂山、蒙山、莲花山系,素有“沂蒙七十二崮,三十六崮在蒙阴”之说。而依托山势筑墙建寨、修寨,自古已有之。自有了人类,有了战争开始,山寨就已经存在了。每逢战乱,人类为了生存,就组织起来,到山上制高点垒墙筑寨,由此,山寨就成为人们居住、生活、生存的天然堡垒。山寨自古就有,最晚的山寨的建立,也在民国时期,人们上山垒墙筑寨,防御土匪(俗称光棍)横行。在山顶制高点垒墙筑寨,实属艰难,因山顶部上下难行,又多缺水源,久居不易,多为暂住避祸,实属不得已而为之。至今蒙阴县叫山寨的地方颇多,如岱崮镇张家寨、常路镇高楼寨、高都镇五家寨、坦埠镇海龙寨、旧寨乡司马寨、茂崮寨、黄鹿寨、杨家寨、蒙阴街道半边寨、桃墟镇富家寨等等。凡是山寨都有一些故事或传说。如旧寨村名的由来,一说马姓人家明初由山西喜鹊窝迁此建村。相传因当时山地丘陵荒芜地段多,人烟稀少,野兽多,先民扎木寨防之,后因人员增加住户增多,不再扎新木寨,原有的已陈旧,故得名旧寨。另一说连扎九个木寨,故名九寨,后演变为旧寨。九寨之一的杨家寨,据传在元朝时一杨姓人家在此山顶居住建寨,故得名杨家寨。到明朝王振东住寨守寨,众推为寨主。己丑年间,土寇蜂起,集众守御,全活甚众,一方赖之。顺治五年,王运昌撰《新建杨家寨慈悲堂碑记》,载入清代县志。又如于条山寨的传说,相传在宋代,有个叫鲁振恩的占守此山寨,并建有点将台,称云坛,故该山即称云坛山。后演变为于条山。每个山寨因所处地理位置和环境不一样,以此塑造了寨寨有传奇,寨寨有故事。
古寨的称谓,实际上是很久以前的寨。山寨,只是年代久了,留在了人们的记忆里。山寨建的最晚的也有近百年历史。寨,村寨,民族山寨,是乡民的居住地。山顶寨、崮顶寨,一方面是响马、义兵、绿林好汉、土匪等,皆垒墙修寨,建屋舍以事攻防久居地。另一方面是世代乡人躲避战祸的避难之所。
寨文化,是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对于地质学、考古学、史学、军事科学均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作为一笔文化财富,也是一种特有的旅游资源。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