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云香
崮文化网讯 每个人的心里,都会驻扎着一座美丽的殿堂,是你日思夜想要去朝圣的地方。人到中年的时候,我才真正发现了我想要的殿堂,那就是文学的圣殿。
记得小时候,在看小人书和听姥姥讲故事的时候,曾被一些神话所迷醉,总是忘不了孙猴子大闹天宫的凌霄宝殿和金碧辉煌的东海水晶宫。我以为只有东方的神话世界里才有多姿多彩的宫殿。后来,当我上学之后,我又迷上了安徒生童话,他的很多故事里大都会有美丽的城堡和宫殿,里面住着漂亮的公主和多情的王子。于是,我对那些能够写出经典故事的作家,十分崇拜。我多么希望自己也能写出那样的故事啊。
后来,当我上了中学、高中和大学,当我学习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再后来当我踏上讲坛,成为了中学的一名语文教师,我对文学的理解和热爱越来越深。我非常享受和学生一起诵读经典的文学作品,进而探讨文学和写作。后来,当我偶然进入文学网站窥探,看到很多人在网上发表文章,有的甚至还成为了作家。从那时起,我就更加爱上了写作。如今,写作已经在我的生命中刻上了深深的烙印,我的业余生活再离不开写作了。我时常对自己说,只要我足够勤奋,只要我足够勇敢,那么我一定能实现愿望。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一定能走进那座文学的圣殿。 走进中国现代文学馆 2017年1月18日,是一个令我终身难忘的日子。这一天,我代表江山文学天涯诗语文学社出席了恩师沁香一瓣的新书首发会,有幸踏进了中国现代文学馆的C座会议室。这是我第一次走进中国现代文学馆,我终于踏上了这块中国文学的圣地。
沁香一瓣,本名沈家祺,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和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他的十卷本自选集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由著名作家、诗人、文学评论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名誉委员樊发稼先生和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原中国文联出版社社长、总编辑缪力女士作序。他的十卷本文集的出版首发,得到了在京有关专家的高度好评,深受读者喜爱。
沈老师的新书研讨会暨向八省贫困地区的图书馆捐赠500套书的仪式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其规格是很高的,这是一个作家的荣耀。出席会议的大多是我国在京的德高望重的前辈作家和朋友们,还有来自四川、江苏、山东和河南等地的全国优秀教师和辅导员代表。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在京的十多家媒体的记者也纷纷赶来采访。当然,除我外,还有从河南安阳专程赶来的燕红妹,我们都是沈老师网络学生的代表,自然也是文学界的晚辈,能参加这样的盛会也算三生有幸。
在这次会上,我作为一名特邀代表和发言者,十分荣幸地聆听和学习了各位文学界前辈们精彩的发言,领略了专家们的风采。我窃想,如果不是恩师出书,我怕是一生也见不到这些前辈作家老师们,听不到他们精彩和有见地的文学评论。他们中有中国著名作家、诗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高洪波专程发来贺信;有原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的国学专家李荣胜先生;有团中央辅导员杂志社的老社长林子云女士和有关的编辑精英们;有中国作协的老领导束沛德先生;有著名老作家吴太昌先生;有诗人、作家、文学评论家樊发稼先生;还有著名女作家缪力老师、著名作家与诗人李金本老师;全国优秀教师杨希模老师以及全国优秀辅导员柴全胜老师等。他们每个人的发言都是对老师的赞美,都是非常经典和有文学价值的文章。我仔细聆听着每位专家和学者的报告,给了我很深的启迪,他们的声音是对我文学写作的激励,其影响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
难忘李荣胜老师的开篇报告《在散文的天空自由翱翔》,他用诗意化的散文高度评价了沈老师的散文作品,给人留下了美好的印象;难忘李金本先生的报告《用著作告诉世界》,他也用诗意的语言评价了沈老师的诗歌创作,高度评价了沈老师的文学作品,称其为著名文学作家与教育家。是的,厚厚的十卷本包括了小说、诗歌、散文、随笔、儿童文学等,卷卷都散发着沁人心脾的墨香,怎不令人肃然起敬?林子云女士的报告《家祺,是一本厚重的书》,不但高度评价了沈老师的作品,还高度评价了沈老师的人品,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了沈老师勇往直前的伟岸的人格。还有樊发稼老先生,评价沈老师是一位非常优秀的“两栖作家”,既能写儿童文学,又能写成人文学,而且都能出彩。束沛德老先生和吴太昌老先生也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高度评价了沈老师的为文和为人,并面对沈老师1300余万字的创作成果除了赞赏就是赞不绝口。这对我来说实在是受益匪浅,感悟良多的。曾经有句话叫: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是的,我参加了这次研讨会,见到了这么多令人仰慕的人,聆听了这么多报告,怎能不为之振奋和感动呢?
很难想象,那天,面对那么庄严大气的会场,面对那么多文学界的前辈和专家学者们,我也满怀激动和兴奋,热情洋溢地发言……没想到的是,我的发言同样也博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我暗暗发誓:我的写作一定要上一个台阶。常听人说:要与高人同行。是的,只有躬身向前辈们学习和看齐,才会走得更加扎实而稳健。 凝望文学馆中的作家群雕 2017年1月18日一清早,我们就踏进了中国现代文学馆,这座代表着中国现代文学和文化的圣殿。当我站在文学馆的大门前,虽然我辨不清东西南北,但我的心还是莫名地狂跳。我不知道进入文学馆之后会有多少惊喜和收获在等着我。
当我环视文学馆四周相对高耸的建筑,再来审视这座既中国传统的对称结构,又具有江南园林风格和西欧元素的建筑和院落时,我的心里更增添了些许敬畏。沁香老师说:“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留给中国现代文学的一席之地。”我十分赞佩这种说法。是的,这种融古典和现代、融东方元素和西方元素于一身的风格才能充分展示中国现代文学融合和开放的魅力。如果也是摩天大楼式样的话,也许就少了几多典雅与幽深的意境吧?我不是设计者,自然无法评判,只有无比的敬仰和敬畏。
在好奇心的引导与驱使下,我们敲开了文学馆探奇之旅。站在文学馆A座这幢漂亮的红墙白色大理石顶的建筑面前,它别具西方特色的造型,一下就博得了我的青睐,我感觉这就是我童年时期所梦想的城堡的样子。算不上宏伟却非常气派的一幢小洋楼式样的建筑屹立在我的面前,看其匾额是硕大的鎏金字:中国现代文学馆。展览厅外的三面墙上分别嵌有巴金、冰心、叶圣陶三大家题写的馆名。我们的第一张照片就从这里选景了。
拍好了文学馆A座大楼,我们又给对着A座大楼的由巴金题字的巨石影壁拍照,与之合影留念。我还默念了那些文字: "我们的新文学是表现我国人民心灵美的丰富矿藏,是塑造青年灵魂的工厂,是培养革命战士的学校。我们的新文学是散播火种的文学,我从它得到温暖,也把火种传给别人。"带着对巴老的深深敬意,我又默念三个字:巴老好!然后,我们继续前行。因为来得太早了,馆里还没有工作人员上班,我们就在院子里四处转转。
时间还是隆冬时节,但是依然有一些不怕冷的花儿,比如纯洁的白色玉兰花,它们却已经孕育了鼓鼓的花苞。我们随意走在院子里的大路和小径上。后来,又沿着指路牌,相继走过B座楼,C座楼。这三座楼一座比一座宏伟,却也各具特色,令人赞叹不止。早就听沁香老师说过,现代文学泰斗的雕像都在这里,我们自然要去瞻仰他们的仪容,希冀能够沾染一些文学的灵气。每当远远地遇到一尊雕像,我们都要兴致勃勃地猜一下他是谁,是哪位文学泰斗或者文学巨匠。
看哪,远远地,在文学馆一角的草坪上,一尊不像雕像的雕像映入了我们的眼帘,猜猜那是谁?面容不全,一侧有浓眉、大耳和眯成一条缝的眼;特别挺直的鼻子、口和特别齐整的胡子……莫不是“浓墨立体一字胡须”的周树人?不用问,这发饰,这头型,只有无产阶级的斗士,中国现代文学的泰斗鲁迅先生匹配吧?我们异口同声地喊出:鲁迅先生。
再往前走,不经意间,你随时会遇到其他令你仰慕的文学大家。你瞧那边,一位背着手正向你走来的老者,他低着头走路,似在很沉静地思索着什么,他在想什么呢?在构思还是在反思?我们猜不透他是谁。不过,没有关系,走近了,旁边会有碑文说明。哦,原来,他就是可敬可爱的晚年倡导建立中国文学馆的文学巨人——巴金老人。仔细瞧他的脸,那就是一张饱经沧桑的脸啊,总体看来,感觉他就像一位农民呵!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