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为了母亲的微笑为了大地的丰收——莫峪子村支部书记赵圣文 |
|
|
路通了,人心齐了,他接着发动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黄烟和果树生产,黄烟的种植面积和产量曾连续十年保持全县第一,可是黄烟需要倒茬,在一个地方反复重茬就会生病减产。只有重调结构才能解决问题,于是他下烟台,去聊城,走枣庄,引来了苹果,桃和樱桃苗子,他带头种了五亩樱桃,他弟弟也发展了五亩桃园。使多年的荒山秃岭变成了硕果累累的花果山。困绕经济发展的春旱问题,又摆进赵圣文的工作日程。70年代的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几乎不能使用。他首先发动群众自打水井5眼,争取部队援建了一眼深井,这还不能满足需要,于是就借上游水库的水,解决当地水源问题。他带领群众在村至高点修水池把自来水通进农户结束了挑水吃的历史。还清理了3000米的两个涵洞,新布了9000米水泥管道,投资90多万元。这些资金是他多方筹措的,其中,水利局、农业局、扶贫办给予了大力支持。为了节省资金,使工程早日竣工,赵书记动员自己的妻子,无偿的为施工群众供应免费午餐48天。他的举动感动了上级领导和各地村民,大家加班加点,提前完工。使全村所有农田旱涝保丰收,结束了靠天吃饭的历史。 路有了,水通了,果树满山了,敢想敢干的赵书记,并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要让村民更富裕,生活的更加体面。他开始请专家论证本村发展的优势与方向,专家认为交通便利,水利充足可以发展养殖业,于是他又跑到兰山区金锣集团引项目、引资金。金锣集团一是看准了赵书记是一个干事创业可以信任的人,二是看好了莫峪子的优越的自然环境,决定投资1.5亿建大型生猪养殖厂,如今年出栏30000头的现代化养殖厂已经投入生产。同时本村家庭养殖厂也有20多家,成为垛庄镇首屈一指的养殖村。他组织农村闲散劳动力成立了建筑队,对外承接工程。他还组织农村家庭妇女组织合作社,一起战胜生产中的难题,成立劝和小组,建立了敬老养老机制,评选好儿媳好婆婆,有力地改善了民风;他每年为村里的老人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为大病患者募捐,为弱势群体奔走,为工伤的乡亲打官司、解民忧。群众们由衷地赞叹:“圣文真行,村里没有他干不成的事。” 执着于奉献之途—— 丹心终换满园春 农村基层工作难干,群众认识不到位,上级下达的一些任务就不好完成。为此,赵圣文经常再掏腰包为困难群众解决燃眉之急,村民们有困难只要找到他,他总会设身处地帮忙,全心全意帮扶。他的摩托车一年跑几万里,全是跑在为村民办事的路上,为了解决村里各类事物他的手机费每月上百元,而他本人的工资却不足二百元(他把上级给他的900元津贴平均分给了五位干部)。他的真诚实干感动了县、镇各级领导,他们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主动帮助这位自强不息的村支书。采访时,赵书记高兴地告诉记者:他已筹到45万元发展基金,用于硬化道路和打坝蓄水,小流域治理。这些资金他会一分不少的用于集体事业。他对自己的亲人要求特别严格,有时还会被误解受本族长辈的气。对此他坦然一笑,“不求人人理解,但求无愧苍天。”走进村荣誉展览室,看到一块块闪光的奖牌,哪一块不浸透着赵书记的心血?由于出色表现,他本人也被评为镇人大代表、县模范党员,先进个人。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一个好的带头人就能打造一个优美村庄。今天的莫峪子村,生态宜居,民风淳朴,花果满山,猪羊遍地,风车飞转,溪水欢唱。赵圣文书记正带领群众大步奔走在兴建家园、实现村民共同富裕的大路上。他的面前有阳光和鲜花,更有挑战和风险,但他总是豪情万丈,信心百倍:“为了集体的事业我愿奉献自己的全部力量!”这就是一个沂蒙山男人的铮铮誓言,这更体现出一个农村党支部书记高尚情操和宽广胸怀!(张德重 伊新)
崮文化网独家稿件 转载必究
>>>第1页 >>>第2页 |
|
|
相关阅读: |
|
|
|
|
|
|
|
|
|
|
|
|